2025年4月7日A股行情总结与展望


一、行情总结:全球冲击下的剧烈震荡

  1. 指数表现:全面下跌,创业板领跌

    • 上证指数跌7.34%,收于3096.58点,盘中一度跌破3100点关口;

    • 深证成指跌9.66%,收于9364.50点;

    • 创业板指跌12.50%,收于1807.21点,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;

    • 科创50指数跌9.22%,科技股成为重灾区

    • 成交额暴增:两市合计成交1.59万亿元,较前一日增加4502亿元,显示恐慌性抛售与抄底资金博弈加剧

  2. 板块分化:科技股全线下挫,防御板块逆势走强

    • 领跌板块:消费电子、AI算力、半导体、光伏、机器人等科技成长板块跌幅居前(部分跌幅超15%),受美股科技股暴跌及关税政策冲击。

    • 逆势上涨板块:农业(种业、鸡肉)、生物科技(血液制品)逆市涨停潮,中央汇金增持ETF及避险情绪推动资金流向防御性资产

  3. 资金动向:主力资金大幅流出,北向资金承压

    • 主力资金净流出1687亿元,半导体、互联网服务、软件开发板块流出居前;

    • 北向资金受汇率波动影响,单日净流出超50亿元,外资避险情绪升温


二、核心影响因素分析

  1. 外部冲击主导市场情绪

    • 美股暴跌传导:纳斯达克指数因技术性熊市拖累全球科技股,A股半导体、AI算力板块直接承压

    • 特朗普关税政策:美国对华加征34%关税落地,出口依赖型行业(如消费电子、纺织)面临成本上升与需求萎缩双重压力

  2. 政策对冲与流动性支撑

    • 国内政策发力:中央汇金紧急增持ETF释放维稳信号,财政赤字率目标4%叠加降准预期,流动性宽松为市场托底

    • 内需政策加码:家电以旧换新、汽车补贴等政策预期升温,消费板块防御性凸显

  3. 技术面破位与情绪恐慌

    • 上证指数跌破3300点关键支撑,MACD指标显示短期趋势转弱,技术性抛压加剧

    • 市场情绪从“春季躁动”后的亢奋转向避险,成交额骤增反映多空分歧激烈


三、未来展望:短期震荡修复,中长期结构性机会

  1. 短期(1-2周):政策托底与外部风险博弈

    • 修复条件:若早盘成交额超1500亿元且北向资金回流,指数或尝试反抽3250点;若量能不足,可能下探3200点支撑

    • 风险点:4月10日美国关税政策最终落地、美联储降息预期延后或压制全球风险偏好

  2. 中期(1-3个月):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主线

    • 新质生产力:低空经济(无人机、导航设备)、人形机器人、轨道交通;

    • 国产替代:半导体设备(北方华创)、高端材料(万华化学)

    • 政策驱动方向

    • 内需复苏主线:消费(家电、食品饮料)、医药(创新药)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及盈利修复预期

  3. 行业配置建议

    • 防御配置:高股息(银行、电力)、必选消费(农业、食品);

    • 左侧布局:超跌科技(算力、AI)、创新药(业绩确定性高);

    • 右侧机会:若政策利好释放且量能配合,可加仓券商(中信证券)、新能源(宁德时代)

  4. 风险提示

    • 外部不确定性:地缘冲突升级、美国通胀超预期推升滞胀风险;

    • 内部压力:一季报业绩暴雷(尤其高杠杆中小盘股)、流动性收紧(MLF到期1.2万亿元)


四、总结

4月7日A股受内外双重冲击大幅调整,但政策托底与估值低位(沪深300市盈率12.42倍)为市场提供安全边际。短期需关注政策对冲力度及量能变化,中长期可围绕“新质生产力”与“内需复苏”布局结构性机会。投资者需控制仓位,优先配置防御性资产,同时跟踪美联储政策及国内经济数据验证



评论列表 0

暂无评论